小年里的年画馒头腊八蒜刻在记忆里的

今天是北方传统上的小年,对于小年年俗活动的记载,去年过小年的时候曾整理编写过一篇此方面的文章,并也在浙江新闻睡前故事频道诵读刊出过,今天看到来自北方的枣花馒头、腊八蒜不仅又想写点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虽然离开北方已经二十来年了,但对于我这个北方长大的人来说,北方的小年虽已记忆久远,但依然还是十分深刻,特别是对那些儿时的记忆。

记得没出嫁前,每每过小年之前父母就会开始张罗年事,该买的买,该丢的也会在大扫除的时候丢掉。因为过年除夕夜一过,家里是要有几天不主张往外丢东西的,包括垃圾都好像要在初五之后才能往外丢。

腊八蒜先说说这腊八蒜,腊八蒜按它的名字应该是腊八那天腌制的所以才得此名,我在北方生活的时候,貌似还没有这品种,离开之后,偶然遇到过年时候回去,曾在一些亲戚朋友家里吃到过,记得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就被这翠绿的蒜瓣外貌惊艳到了,记忆深刻,后来在南方过年的时候也曾在几个朋友家见到过,只是还没亲自动手腌制,想想腌制的时候除了会略微麻烦点,难度应该不大。若没啥插曲,明年争取在腊八的时候也腌制一点,就为喜欢这份翠绿,过年不过年的,放到餐桌上那么一小碟,看起来也养眼,即便不吃。

馒头、枣花馒头

北方的小年是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过,小年这一天有很多人家都会蒸馒头,但也不完全那样,也看各家的时间与打算,有的也会二十四、二十五甚至二十九在蒸,反正过完小年以后,不管是哪一天,馒头总是会蒸的,在内蒙一般人家也只是蒸普通的圆馒头、花卷或蒸饼,很少有人做花样馒头,即使有时在馒头上放上一颗两颗红枣,但也依旧是普通馒头的样子,不会做出很多花式的枣花馒头,更不会做刺猬、蝴蝶、花那类花样,那些馒头花基本都出自山东人的巧手。

但记忆里不管蒸不蒸馒头,灶糖每年母亲都会多多少少买回来些,并要求我们吃,心里话家里人都不喜欢吃,也许只是为了满足祭灶之用,这灶糖制作简单、也没什么特别的包装。简单作好后,还基本都敞在那里卖,难免会有尘土味、再说又太粘牙。所以不管是那种叫麻糖的灶糖,还是叫糖瓜的,母亲只管买了来,每个人也都只是象征性的放点渣渣到嘴里,不会十分认真吃,只要意思到了哪怕只轻轻的舔一下,剩下的部分至于是全吃了、还是被丢掉了母亲也从会不计较。

北方小年里的油条、油饼、丸子、带鱼还有肉记得那时过小年,一早家里就会放鞭炮,父、母亲也会早早起床开始忙活,若赶上小年是星期天之类的呆在家里,一大早起床就会吃上爸爸妈妈已经做好的包子或饺子。至于馒头有时会在二十三小年这天蒸,有时不蒸,但那天一定是要非常像样的炒出一桌子菜的。吃饭之前也还要放鞭炮。小年过了,母亲会变得一天比一天更忙,家里进行大扫除那是必不可少的,大扫除有时会在二十三,有时也会提前或推后一两天,但基本都是在小年到腊月二十八之间就一定要把家里打扫的窗明几净,然后贴上福字、对联。至于窗花,我们家是从来没贴过。但看见过别人家贴。

二十三接灶神、年三十接财神之类的到都会有。然后还会在不十分固定的哪一天,去炸制一些东西,什么油条、油饼、麻花,还有猪肉或羊肉做的丸子,每年也会炸带鱼,儿时的带鱼是我记忆里最好吃的带鱼,现在买来的带鱼怎么吃都不是记忆里的那种味道,不知道是因为那是妈妈的味道还是啥!儿时记忆里,过完小年家里炸制东西是要一天的,反正在那一天要把所有要炸的东西全部炸出来,一下炸出好多盆,还会在小年之后的哪一天再煮出很多肉,然后都放到院子里自家盖的凉房里储存。

生活在北方,冬天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没有取暖的屋子就是一个超级省钱的天然大冰柜,很多不怕冻、需要冷冻的食物都可以放到没有取暖的屋子里冷冻起来保鲜、存储。

冻豆腐说到冻,记得在北方的时候不管是否是过完二十三,只要到了冬天,外边冷到结冰的时候,家里都会时不时的买些豆腐冻上,北方大自然冰冻出来的豆腐和冰箱、冰柜冻出来的豆腐颜色和味道都不一样,冰箱、冰柜冻出来的豆腐,白白的,大自然冻出来的豆腐颜色是会变深的,吃起来也比普通豆腐要好吃,不管是素炒还是刷火锅。炖菜也不错,加上北方特有的那种宽粉,然后再加猪肉,再加白菜、或加北方冬天腌制的酸菜,那种做法和“翠花上酸菜”的做法是一样一样的。

年画、挂历以前在很小的时候还记得每年过完腊月二十三,家里还会在厨房或大家公共活动的地方,贴上一两张年画之类的。春联、对子也会年年贴。年画是什么时候从家里退了出去,却不记得了,但还记得取代年画的是挂历,等家家户户讲究起装修之后,那些个光彩照人的明星挂历也慢慢的不受家里人待见,放哪里都没人乐意接收,最后只得挂在父母房间的房门后面,谁要想查个和节气、节日相关的一些日期之类的,便去父母房间翻寻。

南北方的小年至于南方的小年,一般都在腊月二十四过,南方过小年也有吃灶糖一说,就是麦芽糖外表裹上芝麻那种。过小年大扫除,南北方是一致的。至于过小年就开始准备一堆吃食,这个不知道是随着现代人的现做现吃的理念的改变,还是什么,反正人们基本不会早早的就把一些吃的做出来储备在那里,直到有些东西腐烂变质被丢弃。

离开北方二十来年了,北方年俗里许多传统的风俗,被城里人慢慢淡化了许多,但农村年俗的味道,与城里相比还是会浓厚丰盛许多,这方面南方也是如此,但过完小年许多南方人家,依旧会包粽子、做响铃等……

至于贴窗花北方农村年俗里也许还有,但城里基本只剩贴福字、对联。这点南方也一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iyua.com/dyfb/13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