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寸及分辨率选择
1、尺寸选择
这里给大家展示出了主要的屏幕尺寸的长宽,供大家选择时参考,对于日常办公学习游戏24寸27寸即可,如果主要是影音娱乐可以选择32寸。最佳尺寸计算公式与屏幕距离有关,这里就直接给大家计算好的供参考。
人眼与显示器的距离右为建议显示器尺寸
40cm-55cm24英寸
55cm-70cm24英寸-27英寸
70cm-80cm27英寸-32英寸
80cm-cm34英寸
cm-cm38英寸
cm及以上越大越好,38英寸以上都OK
二、分辨率选择
简单一句:分辨率越高,画面越清晰,24寸及以下建议P即可,27寸及以上至少2K。以下为解释:这里就是给大家说一下有粉丝朋友问我可以选择2K24寸显示器吗?其实对于24寸来说p完全足够了,如果是27寸及以上,选择2K更好。简单来说就是在24寸里面塞入X像素就刚好合适,而塞入X就会很拥挤,图像就很小。而且市面上24寸2K显示器也比较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三、面板类型选择
现在市面上主要有三种显示面板
①IPS其优点是可视角度高,响应速度快(比TN屏要稍慢),色彩还原度高。
②VAVA屏同样拥有大范围的可视角度,但相比IPS屏还是稍差一些。
③TNTN屏的优势在于极短的响应时间。缺点当然也很明显,可视角度小画面色彩还会稍有泛白,显示色彩表现三款中最差。
这里给四个显示器画面直观的参数给大家。
色彩、色准:IPS>VA>TN
响应时间:TN>IPS>VA(一般都在6ms以内,玩游戏不要买超过6ms的)
可视角度:IPS>VATN
对比度:VA>IPS>TN(对比度VA和IPS在实际使用时区分度小)
价格:其他参数相同情况下IPS≈VATN
总结IPSVATN,即现在不再推荐大家购买TN屏(特殊需求除外)
四、直面曲面选择
看个人爱好。这里给大家一点小建议,显示器<27寸不建议曲面。如果是带鱼屏则选择曲面效果更好。
五、刷新率选择
就是指电脑屏幕每一秒钟,画面刷新的次数。刷新率越高,画面连续性就越好,图像越平滑,实际体验就是越清晰,目前大部分显示器都是60Hz。而游戏显示器的刷新率都比较高,往往都是Hz以上,最常见的是Hz,更高端的还有Hz的。对于刷新率的选择,办公60hz即可,游戏玩家建议Hz及以上。
cd(较差)、cd(主流),cd以上(较好),及尽量选择cd及以上的亮度。
六、色域、色深、色差
1、色域:
又称colorspace,即色彩空间,简单来说,一款显示器的色域越广,色彩越艳丽,色彩还原度就越高。常见的有三种色域标准sRGB、NTSC、AdobeRGB
简单来说就是选择色域高的,就是好的。这里给大家列出这三种标准下,建议选择的最低色域sRGB≥99%NTSC≥72%AdobeRGB≥90%
2、色深
简单来说就是色深越高过渡色彩就越多,那么颜色过滤也就越平滑,而实际显示效果来说也就会越好。主流为8bit,10bit则更优秀。
接口类型(这里我们只讲视频专用输出接口,暂时不讲雷电三和type-c)现在市面上主要有三种视频输出接口,hdmi,dp,vga(较老),而HDMI和dp又有两种版本
hdmi1.4显示带宽为10Gbps,HDMI2.0显示带宽为18Gbps
dp1.2显示带宽为21.6Gbps,dp1.4显示带宽为32.4Gbps
(标准dp接口比较大),笔记本一般是minidp,带宽是一样的)
七、关键!!!!!!!!!我们的电脑能否带动显示器,主要就是看电脑接口输出的带宽,是否大于显示器的显示带宽
显示器带宽计算式
显示器带宽=/10亿
所以我们计算几款主流的显示器
P
hz=XX8X3X/10亿≈7.2Gbps(hdmi1.4能带动,但是hdmi1.4对很多hz刷新率支持不是很好,所以有时候我们的刷新率只能到hz,这是很正常的)2K
hz=XX8X3X/10亿≈12.7Gbps(此时hdmi1.4就已经带不动了)4K
60hz=XX8X3X60/10亿≈11.9Gbps(hdmi1.4依然不够用)以上数据都是基于屏幕比例16:9,色深8bit来计算的,如果是原生10bit色深,或者是21:9的带鱼屏
P
hz分辨率为:XX8X3X/10亿=9.5Gbps(HDMI1.2能带动)2K
Hz分辨率为:XX8X3X/10亿=17.1Gbps(则需要HDMI2.0或者DP接口)关于VGA接口,比较老了,就不建议大家上高分辨率高刷新率显示器,p
60hz就行。如果感觉对你有帮助的,可以点个赞呀!喜欢的还可以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