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人都知道带鱼离水即死,但是如今这个魔咒被打破了。舟山市水产研究所首次将多尾东海带鱼在室内养活,带鱼养活技术获得阶段性突破,填补了国内带鱼研究的空白。
昨天,小编在位于朱家尖的舟山市水产研究所科研基地,看见了本次室内养活的东海带鱼。
这些东海带鱼经过一个多月的网箱养殖后,十多天前,科研人员将其从海上转移到了育苗车间内进行养殖,经过2个月的人工饲养,从20-30厘米,长到了50-60厘米。
除了离水即死、捕捞难,带鱼室内养活的另一个难关是饵料,带鱼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中应该喂食什么饵料,科研人员仍在摸索之中。
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所长徐志进告诉记者,带鱼室内养活只是带鱼养活技术研究的 步。下一步,他们要想办法怎么样让带鱼顺利度夏,顺利越冬,如何让带鱼在人工养殖环境达到性成熟。
同时,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也从年开始在带鱼人工繁育领域进行了科学研究。
初孵仔鱼
小编从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研究室主任柴学军处了解到,他们在这四年,共出海十五个航次,在海上大概有天,共三次通过人工授精孵出带鱼的初孵仔鱼,最长的初孵仔鱼存活了8个小时。目前,如何获得适合人工繁育的带鱼亲鱼是他们面临的 难题。
挑选亲鱼
观察卵子成熟度
立即人工授精
在渔船上用显微镜观察
带鱼是东海四大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捕捞强度过大,东海带鱼出现了群体小型化、低龄化、单位渔获量下降等现象,资源呈衰退状态。
如今,大黄鱼、小黄鱼、墨鱼都通过科研攻关,已突破人工繁育技术,如果带鱼实现人工繁育,用网友“ 阿森”的话,是“功德无量”的事儿。
广 告
MORECONTENT
更多精彩
总投资亿,舟山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省三体会举行百日倒计时彩虹泡泡跑活动
清肺、避暑都来舟山了,你想去哪儿呢?
中国“新四大发明”又有一个来到舟山
舟报集团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