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报料你身边的事
甲子?带鱼
端阳社出品
甲子码头冬节带鱼兴,为何冬至节后带鱼兴。因其甲子港历来有暖流之称,入冬以后,北方冷空气南下,带鱼自北向南做越冬迴游。主要的还是那句老话,“近山知鸟音,靠海识鱼性”。所以甲子的讨海人对带鱼特别情有独钟,特别鱼性汛期都有论时令节季,春季带鱼多处于偏瘦待产。夏季带鱼初小正在长成。秋季带鱼活头鲜,但相对瘦细,其间的俗名叫“青簪带”瘦条细。此三季带鱼的味道只能说一般般,虽说并不受人青睐,但有些人似乎有另一番风味。
吃货们识得翅中翅“青簪带”不可弃掉鱼翅。在此很有可能人会问及为什么?一时我也说不出,记得那年中秋后的这个夜晚,独自去工人文化宫(现今东湖小学)的夜档买切粥时,甲子特色切粥是少不了鱼的,但此时又有两位气宇不凡的中年人正点菜,点中青簪带,老板也把我的小生意放一放,去应付中年人挑了几条鱼后,正在砧板去鱼翅时,被中年人说了一下,海边人食青簪带全吃条翅中翅,老板也醉了!我也醉了,老板也将我的切粥里放了带鱼,或许我是沾了中年人的光吧!时至今日方才知道“青簪带”间中的奥秘。原来带鱼身上有银白色的粘膜,其中翅含有营养成分“碘”之物质。甲子人真是吃的行家!
甲子鱼港沿海线是冷暖水交汇之地,带鱼在此逗留,形成鱼汛。汛期从立冬开始,到翌年惊蛰结束,历时三个多月,这个时节的带鱼,那真是又多又好食,由冬至前后捕上的带鱼为佳。也就是冬至前后那二十来天,是一年里带鱼最肥白、最鲜美的时候,故有“冬至节跟吃带鱼”的传统说法,如果你是饕餮之人,那么要想尝到真正美味的带鱼,千万不可错过冬至前后的二十来天。
据讨海人的说法,带鱼捕法有两种方式:一钓一网。现在出海的渔船多用网捕,网捕的产量高,但生性凶猛的带鱼在网中挤轧厮咬,极易造成体表银鳞破损。这带鱼表面的银鳞是否完整,可不仅仅关系到美观。更主要部份是带鱼的银鳞,其实是鱼身分泌的一层营养丰富的油脂。冬季里带鱼之所以较其他三季时的更好吃,主要就是因为鱼体含蓄着更多的油脂。
带鱼身上 吃的部位是它的肚皮肉,甲哩“带鱼吃皮肚,呾话知分晓”。带鱼的油、嫩、飘三个特点在肚皮肉上体现得最为充分,所以烹调好的带鱼一上桌,鱼皮肚是 被吃的清清了。
作者:林增伟
出品:端阳社图片来自网络
林增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