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深海,却如此平民的海鲜带鱼

带鱼

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的黄海、东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黄鱼、小黄鱼及乌贼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海产。

1

食用带鱼有何功效?

带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带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不饱和脂肪酸、磷、钙、铁、碘等多种营养成分。带鱼性温,味甘,具有暖胃、泽肤、补气、养血、健美以及强心补肾、舒筋活血、消炎化痰、清脑止泻、消除疲劳、提精养神之功效。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带鱼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补益五脏、养肝补血、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及健脑、防止大脑衰退的功能,对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等症,有较好的食疗功效,实为老人、儿童、孕产妇的理想滋补食品。

2

带鱼有养殖地吗?

当提起带鱼时大家脑海中一般会浮现的是已经死掉的冷冻的带鱼或带鱼段。在市场上很难见到活带鱼,因为带鱼从深海被拉出后会因为水压的剧烈变化使得带鱼的器官破裂出血而死。

带鱼也并不会一直呆在深海,它会在夜晚或是阴天时上浮至表层水域觅食,这时就能钓到活带鱼,不过活带鱼的储存和运输较为费力也没有必要。

带鱼至今仍是中国捕捞鱼类中产量 的而且产量比较稳定,没有必要养殖。另外,带鱼习性凶猛,其栖息环境特殊,相关研究仍然需要更加深入。

3

带鱼为何如此平民?

作为家庭餐桌上普及率极高的海鲜,带鱼跟家常饭在一起一点都不显得违和,也适合各种的家常烹饪方式。自古以来带鱼就被打上了“家常”、“平民”的标签,虽上不了大台面但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带鱼的美味。

明朝博物学家谢肇淛在《五杂俎》提到带鱼:“闽有带鱼长丈余,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

清朝康熙年间的《日照县志》就称带鱼“味佳”

乾隆年间的《诸城县志》则记为“鲜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过度捕捞,四大海产的捕获量急剧下降,小黄鱼、乌贼再也无法形成渔汛,大黄鱼的资源几近枯竭。今天野生大黄鱼的新闻一般都伴随着天价。只有带鱼在经历年代产量低迷之后,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产量持续上升。近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每年万吨左右的产量,占到全世界带鱼产量的80%。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就可以享受到带鱼的一个重要基础。

--END--

海水鱼大学堂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iyua.com/dyxx/5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