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法 http://m.39.net/pf/a_4742455.html春节是一场人口与物质的迁徙。人们从大城市回到小地方,又从小地方奔赴大城市,随之而行的还有塞得满满当当的行囊。鸡鸭鱼肉、油米酱醋、酸奶饮料、山货特产……它们被贴上家的标签,承载父母的爱意,保质期无限;它们跟随汽车火车飞机跨越山川河流,在陌生的地方继续供你温存熟悉熨帖的记忆,满足刚离别又想念的口腹之欲。打工人在广州,把家乡装进了行李箱,慢慢打开,家的温馨扑面而来。
劲风呼啸的武汉街头,和朋友喝到凌晨3点,意犹未尽但得赶快抽身,还有2个多小时,出发去广州的航班就要起飞了。
行李被我寄存到机场,一箱回家穿过洗净的衣服,一大袋装满老家恩施的特产,腊肉香肠、核桃山货、酸菜豆豉把旅行袋挤得没有一点空间,凑近细闻,五味俱全,暗暗庆幸机场的安检没有警犬。
这些特产当然是爸妈准备的,甚至在我离家的几个小时前,他们还在一边装东西一边念叨“这个多带点,那个路上吃,应该找个大袋子。”吃的都是我的 ,洗得干干净净,包得严严实实。腊肉,在亲戚家的火炕熏过几个月,比外面晒干的更香;香肠,买了不同的两家,老妈知道我吃东西的习惯——不喜欢的绝不碰,喜欢的吃到倒。腊排骨,老爸洗干净了剁成块,就怕我在广州厨房的刀不锋;山核桃,不知道哪里淘来的,个头虽小,但吃起来香味很浓;还有酸菜、豆豉,这是在广州很难吃到的家乡味,尽管也有,但总觉得不是自己记忆里的味道……抱上(实在拎不动)旅游袋,趁着夜色登机,飞向南方。飞机下方是我生活多年并熟悉的城市、乡村、山川、河流,此刻,它们都与我慢慢拉长了距离。10多年里,一期一会,总是在短暂又快乐的日子里告别,幸好,那个旅行袋,那些流淌着酸甜苦辣的家乡味,还能让我在异乡慢慢温存家乡。鸡是家养的,楼顶空地大,一处老爸用去种菜,一处老妈搭了笼子养起了鸡。两只老母鸡生前影像
由头是老妈过年煲了一锅鸡汤,我觉得汤汁浓厚鲜美,便提了一嘴:“好好喝啊,回去我也要煲。”于是在回广州那日的清晨,我还在沉睡之时,老妈就在楼顶大开杀戒,处理了两只鸡,放进冰箱。等下午我收拾行李时,她便将包装好的鸡和材料拿出来,一边放进我的行李箱,一边叮嘱道:“鸡已经洗干净切好分成3袋喽,材料也分了3捆,你到时候一袋鸡一捆材料往锅里扔,水不用太多,五碗左右,煲它一个小时,一次就够你和室友两人喝了。”煲了两次汤,剩下的一点红参和红参须
老妈还是懂我,知道我不会处理鸡肉、不知道如何把握能和室友分享的量,就从材料入手,将这锅汤的操作流程简化。但最懂老妈的还是老爸,他从冰箱拿出一袋冰块,吐槽道:“我就知道你妈不会记得准备冰块,三个小时车程,怎么保鲜呢?”回到广州的当晚就开煲了,喝完意犹未尽赶车的时候,老妈一如既往地去打麻将,老爸则帮我把行李一路提出去。我笑着和麻将桌上的妈妈道了别,和提行李送我的爸爸说了句注意身体,上车的时候心情却突然复杂,明明年前还吐槽不想回去被唠叨,走的这会又忍不住鼻子发酸。看来这两只鸡我得慢慢吃才行。青橄榄入口涩而后回甘,在我的老家潮州,过年请客人吃橄榄,寓意新的一年赚大钱。过年回去一次,我可以吃上20多颗。在回广州那天,爸爸在满满当当的行李箱里硬塞了一袋青橄榄,“在那边不好买,带过去慢慢吃”一边塞一边说。乘车回到住处,收拾出这袋橄榄,发现塑料袋背面用牙签戳了好多小洞,原来是怕橄榄不透气烂掉,粗心的爸爸原来也有心细的一面。
除了橄榄外,还带走了分装的牛肉丸,新一年也要好好吃饭。
牛肉丸几乎是陪伴我们这一代人长大的吃食。过完年离家,牛肉丸一定会出现在回广的特产清单里。
给在市场的爸爸打电话说想带一斤牛肉丸回广,半小时后他提着一大袋回来,“一斤怎么够,给你拿了四斤”,我哭笑不得。扒开一看,牛肉丸全部用小袋真空包装,“半斤装一袋,这样你每次拿一袋出来直接煮就可以了”,爸爸得意地说。
原本今年过年是不打算回家的,但妈妈打电话来说今年的酱肉晒得特别好,二十几斤,打算让我带走,我不回去的话,他们吃不完的就送人了。我一想,肥水不留外人田,况且猪肉这么贵,就做了核酸,拉着媳妇回家了。酱肉到底是不是宁波的特产我至今还没确认,但是从小吃到大的。以前是奶奶做,从我大学毕业来广州后,爸妈每年开始学着晒酱肉,印象中要先用酱油把肉腌制一两天,然后就任由肉肉们风吹日晒。怎样晒得算好,每个人各有判断。妈妈说的好其实是我喜欢的那种肉质偏干的状态,瘦肉香、肥肉不腻。我们在家呆了6天就回广州了,按妈妈的嘱咐拿了一个特大号行李箱,但准备的东西还是拿不完,就选了带鱼,东海的带鱼广州很难买到好的,鲳鱼,比广州的大金鲳鲜、肉质细腻,还有腌制的青鱼和压箱底的酱肉。
在选肉的时候我爸说,“你能拿多少拿多少,我和你妈牙齿都不好了咬不动,留下一条,今年你奶奶 个清明节,拿去山里给她。”
小时候盼望着过年,长大后却害怕过年,不是因为回家路途的艰辛,而是长大后一次次的离别让我感到不舍。每过一个年就长大一岁,爸爸妈妈也老一岁,这次离家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聚,所以行囊总是被塞得满满当当。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用什么装的,行李箱?后备箱?不,直接安排小推车!主要是装得多。我妈常说十个女儿九个贼,第十个是土匪,我就是那第十个。因为自己一个人住冰箱比较小,东西都快塞满了关不上门。带的都是家里种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红萝卜、白萝卜、油麦菜、生菜,好吃又耐放。还有就是自己过年做的特色小吃米饼,妈妈嘱咐米饼要带回公司跟同事们一起分享。作为一个地道的清远人怎么能少了正宗清远鸡呢,临走的时候,妈妈已经把鸡砍好,并且分好一小袋一小袋,这样每次拿一小袋出来煮就可以了。
她还给我准备了一些番薯和大米,这就是“沉甸甸的爱”,我自己一个把它们扛上了四楼。回广州的当晚,用家里带来的菜做的一顿晚餐,一个人在外也能吃到家里的味道,感受那既简单又朴素的爱意。
同事本以为我会带一箱特产,但其实只带了一罐辣椒面,还是临出门吃早餐的时候捎上的。辣椒面是奶奶手工捣的,家里也有料理机搅碎的辣椒面,说实话其实味道相差不大,大概吃的是玄乎的“手工”和人情味吧。机器出品的东西似乎总是少了点什么
饺子蘸料、酸汤饺子、白切鸡蘸料……奶奶捣的辣椒面不会缺席。芫荽也是奶奶种的
爷爷奶奶一直在老家生活,说是人不能停下来,年纪大了就更应该忙活起来。养鸡养鸭养鹅,种种金桔和天竺葵,把院子打点得非常有生活气息。一只大鹅切好分5袋寄给我,放上香料和奶奶晒的干辣椒,倒一瓶啤酒,开火等2小时就能吃了,仿佛回到了在老家院子李树下的日子。每次离家,不管怎样,我妈都会给我塞点东西,让我带着,上大学时如此,如今离家上班也一样。今年过完年,我妈说要宰只鸡给我带上去,我赶忙拒绝,因为坐高铁拿上去太麻烦了——提在手上太重,塞进行李箱怕漏油脏了衣服。在我再三的劝阻下,我妈终于作罢。但在我离家的那天,我妈从冰箱里拿出了一袋袋过年时买的年货,有药膳类的银耳、木耳、红枣、枸杞,也有海鲜干货鱿鱼、瑶柱、虾米、花胶,同时还有几袋广式腊肠。我妈让我全部拿上去,说家里吃不完。我说别,上去不做饭,浪费。但我妈非要让我拿点,于是我简单拿了一袋我比较喜欢的广式腊肠,一袋枸杞——泡水养生。临走时,我妈又给我塞了一袋饼干糖果,说是拜过神的,路上吃了,今年顺顺利利。现在,我有点后悔,应该再从家里多带点。味道之外,还有红包
同样是一份家人的牵挂与祝福
天南海北,相聚又离别,此物更珍惜
过完年离开家去上班
妈妈都会给我开工利是
希望一切顺顺利利
那感觉就跟读书时候收到开学利是一样
摸到口袋里充满意义的红包
想到家人背后的支持
独自一人在城里也不再感觉到彷徨
——
盛华佛山返广州iGuangZhou
编辑:靓仔
摄影:访者提供
统筹:冷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