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鲸鲨
外貌特征:鲸鲨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之一,体长可达20米,拥有5对巨大的鳃和一个宽达1.5米的嘴巴,10片滤食片上内含了--排细小的牙齿。其胸鳍可以长达4.8米,尾鳍则长达2.4米,呈新月状,上半部比下半部还长。皮肤厚度可达15厘米,能够有效抵抗其它生物的攻击。
习性和行为:鲸鲨是一种滤食性鲨鱼,主要吃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由于体型之庞大,几乎没有天敌。鲸鲨可以慢游或追逐猎物,一般都是单独行动。它们可以在不同海域活动,包括热带和温带。
栖息地和分布:鲸鲨分布在全球各大洋的温带和热带海域,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
保护状况:鲸鲨面临着被过度捕杀和栖息地破坏的威胁,目前被列为濒危物种。
2姥鲨
外貌特征:姥鲨是世界第二大的鱼类,体长可达12.27米,有着一个1米左右宽的大嘴,躯干呈纺锤型,极为粗壮。颌齿细小而多,共4-7行在使用,每侧每行余个。
习性和行为:姥鲨一般是单独行动,通常雌姥鲨和雄姥鲨会分开成群活动,一群只有3-4条,但也有报道见到多达成只的群体。
栖息地和分布:姥鲨分布在全球的热带和温带海域,包括大西洋和印度洋等。
保护状况:由于姥鲨数量较少,在一些地区面临过度捕杀和栖息地破坏等威胁,被列为易危物种。
3皇带鱼
外貌特征:皇带鱼是海洋中最长的硬骨鱼之一,大部分体长均可达4米以上,重超过公斤,但最长可达7.6米。皇带鱼体侧扁,延长呈带状。
习性和行为:皇带鱼是肉食性鱼类,性情凶猛,并且还有同类自相残杀的行为,主要食物包括各种中小型鱼类、乌贼、磷虾、螃蟹等。皇带鱼游动速度较慢,很少出现在水面上。
栖息地和分布:皇带鱼分布在全球的热带和温带海域,包括太平洋和印度洋等。
保护状况:目前皇带鱼数量较多,不受明显威胁,被列为无危物种。
4格陵兰睡鲨
外貌特征:格陵兰睡鲨是世界上最大的鲨鱼之一,体长可达7米,重千克,由于体型重大,背鳍被大大降低,吻部短而圆,鳃狭缝也显得较小。
习性和行为:格陵兰睡鲨以其缓慢动作而闻名,是太平洋睡鲨的近亲。由于生长速度极慢,大约每年只长1厘米,格陵兰睡鲨可以活年之久,长到多岁的时候,才开始具备实际的繁育能力。
栖息地和分布:格陵兰睡鲨分布在北极和大西洋的寒冷海域。
保护状况:格陵兰睡鲨数量较少,面临过度捕杀和栖息地破坏等威胁,被列为易危物种。
5蝠鲼
外貌特征:蝠鲼也称为魔鬼鱼,体长可达7米,体宽最大能达8-9米,没有背鳍,其宽阔的三角形胸鳍与圆盘一样的身体像风筝一般。
习性和行为:蝠鲼主要食物包括小型鱼类、乌贼、磷虾、螃蟹等,能够做出一种旋转状的跳跃,随着旋转速度越来越快,蝠鲼迅速上升,跳出海面,一般能跳出水面1.5米。
栖息地和分布:蝠鲼分布在全球温带和热带的海洋中。
保护状况:蝠鲼数量较少,面临过度捕杀和栖息地破坏等威胁,被列为易危物种。
6高首鲟
外貌特征:高首鲟体长可以达到7米,呈纺锤形,身体无鳞,身被五行骨板,背骨板大而尖。头部宽大,眼睛偏小。
习性和行为:高首鲟的性成熟期比较长,雌性需长至1.5米,雄性需长至1.2米。
栖息地和分布:高首鲟分布于北美洲,主要栖息于淡水中。
保护状况:高首鲟目前处于濒危状态,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鱼类之一。
7大白鲨
外貌特征:大白鲨体长最长可达6.5米,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锯齿缘,呈三角形,牙长10厘米。雌性比雄性要大一些。
习性和行为:大白鲨是世界上最为凶猛的食肉鱼类之一,最早出现于中新世。大白鲨在所有的鲨鱼之中是唯一的可以把头部直立于水面之上的鲨鱼。
栖息地和分布:大白鲨分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海域。
保护状况:大白鲨目前处于易危状态。
8虎鲨
外貌特征:虎鲨体长通常在3.25--4.25米,最长可达6米。头高近方形,尾鳍宽短呈帚形,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胸鳍宽大,最大的特点是两背鳍前缘各具一粗大硬棘。牙齿永远不会掉光,一旦前面的牙齿老化或者受伤掉了,后面的牙齿就会自动补齐先前的位置。
习性和行为:虎鲨是食肉性鱼类,主要以小鱼、蛇、龟、青蛙等为食。
栖息地和分布:虎鲨分布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保护状况:虎鲨目前被列为近危物种。
9巨骨舌鱼
外貌特征:巨骨舌鱼体长最长可达6米,体型稍侧扁,呈长形。胸鳍位低,鳞片大且硬。无下颌骨,舌上有坚固发达的牙齿。
习性和行为:巨骨舌鱼主要以尾巴作为武器,可以轻易击倒成年的男性,并击碎骨骼造成大量内伤。巨骨舌鱼还常捕食小鱼、蛇、龟、青蛙,甚至也会捕食小鳄鱼。
栖息地和分布:巨骨舌鱼分布于南美洲的淡水中。
保护状况:巨骨舌鱼目前被列为易危物种。
10翻车鱼
外貌特征:翻车鱼体长最长可达5.5米,呈圆形扁平状,身体和鱼腹上各有一个长而尖的鳍,而尾鳍几乎不存在。
习性和行为:翻车鱼是一种大洋性鱼类,主要以水母为食,用微小的嘴巴将食物铲起。它们常常在水面晒太阳,有时也会跃出水面。
栖息地和分布:翻车鱼分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海域。
保护状况:翻车鱼目前被列为无危物种。
#夏天生活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