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是很喜欢过年的。
印象当中,从年前好多天开始,家里就要开始忙活起来了。
首先要把家里的被褥窗帘等拆洗晾晒。那时候没有洗衣机,洗窗帘被单这种东西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妈妈穿着胶鞋,端着一个大盆子到公共水龙头那里洗,因为那里地方比较大,施展得开。洗得满盆泡沫,水流一片。我往往就和小伙伴们在一旁跳绳跳皮筋。洗好了要拧干。这件事情一个人是做不来的,要两个人一起,一人抓住被单的一头,然后反方向使劲拧。被抓来帮忙的往往是爸爸,有时候也是我。洗好的床单窗帘都晾在院子里。家家户户都洗了床单,所以一院子晾得满满的,风吹过来,花花绿绿地飘动,很是美丽,还很适合我们玩捉迷藏。
年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是给姥姥姥爷送节礼。我们那里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中秋春节两个节日是一定要提前回去送节礼的,而且礼物要丰富。我家的标准就是买到自行车上装不下。采买节礼这个环节我最喜欢。往往一早到市场上,鱼是一定要买的,最好是有红鳞的鲤鱼;鸡也是一定要买的,而且要买红毛的公鸡,图个喜庆。其他的基本就是在市场上看到好吃的好用的就买一点,直到买到爸爸妈妈两辆自行车都装不下了,就差不多了。
到了年三十当天,真正的大戏才开始。从一早起来,妈妈就开始准备吃的。主要是各种炸物。炸带鱼,炸丸子,不过我最喜欢吃的还是一种炸得薄薄的脆片。这种脆片用面或者米粉,拌上一点芝麻,先秆成薄薄的面皮,然后切成菱形的片状,放到油锅里炸,有咸味有甜味,都很好吃。我更喜欢米粉做的。我们北方炸带鱼也和南方不一样。南方都是裹淀粉,我们那里是裹拌了鸡蛋的面糊,炸出来的皮比较厚,却也更香。
年三十晚上最开心的事就是可以熬夜啦。一年之中只有这一天妈妈允许我晚睡。可以看到春节晚会结束再睡觉。家里还会买一堆零食,一边看晚会一边吃零食,别提多美啦。
但是现在长大后种种问题接踵而至,“你没有对象,问你怎么还不找个对象呀?你有对象,有对象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呀?你是自有职业者,怎么不找个正经工作呀?你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工资多少呀,能养活自己不?你结婚了,结婚了准备什么时候要孩子呐?你有一个宝宝,国家政策都放开了,准备什么时候要二胎呀?”你心里可能会想说,“关你屁事呀”。但是我们不能这样说呀,毕竟是亲戚,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我们不能丧失了,你可以一句带过然后把话题扯到他家孩子身上,如果他家孩子很有优秀你就默默的听着他说就好,不要反驳,赞同就行。如果他家孩子还没你优秀,他就会默默的不说话。
逼婚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知道,你深受逼婚之苦,被父母唠叨的要疯,被七大姑八大姨挤兑的要死,就像内心本来有个“单身狗”形状的伤口,还被反复撒盐,我就不再引发你的痛苦回忆了。但我想说,你很可能小瞧了逼婚这件事,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足够的重视,如何应对亲近之人的逼婚与逼生呢?若是两旁世人,一句不好听的怼回去就罢了,但若是沾亲带故,就不好意思张开嘴怼。父母更是苦口婆心,一切为了你好的慈祥面孔,为你唉声叹气,你更没脾气。
有机灵的,提出建议,那就是别人问你为何还不找个伴儿,你就问他婆媳关系怎么处;若别人问你为何还不要孩子,你就问他自家宝贝准备上哪所大学。但如此岔开话题,将问题抛回去,只能算是权宜之计,治不了根儿,且只限于特定范畴内的讨厌亲属。他们仗着自己已婚且有了孩子,就天然的带有一份优越感。
但也有的家人,是真的替你发愁。话说的恳切,他们觉得你需要开导,为了你的未来担心。你呢,虽然心里觉得他们固执、封建,但出发点总不是恶意的,自己百口莫辩,也不想因此引起什么争论。我们来分析一下,逼婚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办?
1,要清楚自己是医生,逼婚、逼生者是病人;
2,要清楚自己是少有的清醒者,因为你并未在人生之路上随波逐流;
3,要清楚自己是等待灵魂跟上来的那一个,而不是总是没想好就抢跑的冲动者。
有这三点垫底,你的回乡之旅,就会很从容。很多惧怕、厌烦逼婚、逼生者的朋友,其实大多数都并非想清楚自己为何不想结婚或不想生娃。他们会很简单的将其归结为“想再玩几年”、“想再自由几年”。这样的理由,说服不了自己,也说服不了别人。在耳边充斥着关于结婚和生娃的劝慰时,自己就先崩溃了。
我们小时候,都害怕很多东西。比如夜晚不开灯的厕所、尖锐的大针头或《奥特曼》里的大怪兽。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们开始了解到,夜晚不开灯的厕所,除了臭,没别的可怕的;而尖锐的大针头,是给你治病用的,怕它,不如怕病;而《奥特曼》里的大怪兽,都是人套在特型衣服里扮演的。所有的惧怕都源于自身对于所恐惧事物的不了解。当你明白这些事物的本质,逼婚、逼生,就是吃饭时下饭的碎碎念,就是刷手机时的背景音。
那时,你不用争执,也不用沉默,随口一句“哦”,就终结了内心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