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刀鱼3月1日已开捕江阴出港两艘船仅

来源:江阴发布、靖江日报

3月1日是长江刀鱼开捕 天,今年江阴共发放刀鱼特许捕捞证15张,数量跟去年持平。

开捕当天,江阴只有两艘船出港捕刀鱼。除了高师傅捕获3条不足一两的刀鱼外,另外一条渔船上的渔民也只收获了1条一两左右的小刀鱼。

高师傅把希望寄托在3月中旬以后,或许到时候长江刀鱼产量能够高一点。

受连年低产的影响,今年江阴对岸的靖江市渔民也“谨慎”出港,过半渔船靠岸停泊,开捕当天,靖江全市江刀产量仅有约2斤,规格多以2两为主。

长江对岸的靖江新桥,当地渔民捕获刀鱼数量虽然不少,但普遍偏小。

1号上午7时许,在江中顶着大风逗留了约6个小时的渔民龚福祥下令起网,船上4人合力拉网。这条重4.1两的刀鱼,是长江刀鱼开捕首日靖江市出水的规格 的刀鱼。

当天上午10点,靖江“刀鱼王”一上岸就被鱼贩以元/斤的价格收走。

在老渔民沈兴荣看来,今年刀鱼产量是否小年,此时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他解释说,渔谚有“春潮迷雾出刀鱼”的说法,长江靖江段的渔汛一般从立春后一个多月开始,温度高、天气晴朗,江刀产量就相对较高。目前距立春还不满一个月,江水水位偏高,渔汛尚未形成,刀鱼产量还很难确定。

野生江刀数量逐年稀少。每年2月底3月初,刀鱼从东海进入长江,逆流而上寻找产卵地,近年来,受江水污染、过度捕捞等影响,能顺利洄游的刀鱼已越来越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透露,年,长江沿岸江刀产量为吨,年为吨左右,年之后产量已不足百吨。每隔十年基本上下降的速率都是以减半下降的,也就是说每隔十年这个产量就得下降一半。

刀鱼是一种洄游性的鱼类。它每年从东海进入长江口,从长江口开始就往上洄游,去寻找它的产卵场,要经过上海市河口区,然后再经过江苏省的整个长江江段,还要经过安徽省的大部分长江江段,要洄游到安徽省安庆市一直到鄱阳湖湖口段,基本上就是它的产卵区了,历史上刀鱼曾经游到洞庭湖去产卵。

而现在刀鱼洄游距离越来越短,事实上正因为它是洄游的,在整个洄游全程中间,长江沿线哪怕有一公里或者两公里很短的一块水域中间,一旦出现水质状况不好或者水域污染事件,刀鱼洄游就过不了这个水域,使得整个洄游活动终止。洄游活动终止以后紧接着的连锁反应就是当年的鱼苗产量会大量下降。

所以说刀鱼的洄游环境问题很重要,要保持整个洄游全程水质都能够达到国家渔业用水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才能通畅地到达产卵场,这样刀鱼鱼苗的产量就有可能保证在一定的数量之上。

如果江刀产量继续逐年锐减的话,可能我们就真吃不到正宗的野生江刀了。长江刀鱼会不会也步长江鲥鱼的后尘, 走向灭绝?

赞赏

长按







































鍗℃硦涓夐唶浠锋牸澶ф鏄灏?
涓鐧界櫆椋庡井淇¤处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iyua.com/dyfb/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