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兰溪,我爷爷的名字。
现在觉得他的名字真的很好听,不知道怎么形容就是感觉好。非常遗憾爷爷在世时没有探寻过关于他名字的故事。
时间是个好东西。写下这段文字是怕时间冲淡我的回忆,慢慢淡忘了他,忘了他的音容笑貌,忘了他小时候给我讲的故事,忘了他骑大梁车接送我上下学,忘了他给我的零花钱,忘了他督促我好好学习,忘了端午节他给我做的那个秋千......怕淡忘的太多,现在逐一记下,希望文字帮我记得回忆。
我小时候记事起,爷爷就已经70多岁了,可他并不是老人家,那个时候的他身体硬朗,头脑清晰,眼神也很好使。爷爷是退休老教师,在我还没上小学的时候,就狠抓我的学前教育。爷爷不舍得揍我,以致我小时候是不一般的皮,他准备给我讲题的小黑板都被我藏起来了。但是,爷爷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会特别的安静,记忆里的故事绘声绘色,猴子捞月、三打白骨精、火烧赤壁、大闹野猪林......
为什么人总是这样的犯贱,总到失去了才会去怀念,才会想着去珍惜。
上了初中,爷爷患了白内障,眼神不好了,那个时候刚好是夏天,家里农忙,医院里陪床,也就是帮着爷爷领领路,这也算是我为数不多的孝顺了。那段记忆比较模糊,医院里真的很无聊。
爷爷出院之后眼神就不如以前了,但他的身体依旧硬朗,说来去如风有点夸张,但确实不像是一个80岁的老人。小时候经常看爷爷在天井里做一套动作,他说这叫十八式,每天练一遍身体康健,是爷爷年轻时参观佛寺学习的。十八式每一式都有口诀。在我记忆里,小时候的我应该是挺聪明的,天气预报里播报的城市我都能背得下来,十八式的口诀当时觉得有趣也背下来了,还跟着爷爷学了几个动作,小孩子的兴趣来的快去得也快,到现在除了名字叫十八式,别的一点印象没有了。
在我上初中期间,爷爷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来就是:看过的书回头再翻着看看,学过的东西再好好复习复习。我住校,每周五回家 句话一直都是这个从未改过。现在才意识到,从学前教育开始到那时的叮咛嘱咐,汇集着一个老人对孙儿的爱。
等我到了高中的时候爷爷有点糊涂了,那个时候的我应该是进入叛逆期了吧,而爷爷又是个比较执拗的人,总是觉得周围邻居啥的偷我家的东西,家人跟他解释他也听不进去,眼神明明不好使还非要相信他看到的,当时的我和他犟,故意气他。再后来觉得没什么意思,就只听他一个人在自言自语,什么四七年锄夫,什么一条破案的狗,什么一条藏兔子的狗,什么把鸡爪子丢了,什么栗子面的馒头,什么五只爪能立起来像轮子一样滚的大鳖,什么咬人脚后跟一口的带鱼。翻来覆去一遍一遍,自得其乐。我问爷爷你说的这些事你都亲眼看到了?爷爷嘿嘿笑了一声说没有。然后又一遍一遍的自言自语。现在才知道他自言自语的,是孤独。
爷爷很喜欢小动物,听妈妈说爷爷在爸爸小的时候都专门买鱼来喂猫,有时吃完饭更是揣着一个鸡蛋说是回去吃,其实还是喂猫了,村子里很多猫,成了家里的常客。有一次我去爷爷家玩,推门进去就看到三四只猫围着鸡蛋在吃,爷爷蹲在旁边说都有都有不要抢,听见推门声立马站了起来像个犯错的孩子。爷爷和奶奶的关系打我记事起就不好,喂猫,喂牛,是爷爷晚年 的乐趣了。
在我大学的时候爷爷的身体就变差了,吃饭的时候手抖,也变得更糊涂了。但是还不忘让我把学过的知识再复习复习,看过的书再多看几遍。再后来渐渐走不了路了,被人搀扶着才能走几步路,爸爸每天去照顾爷爷,我大学放假回家也会帮着照顾一下,喂饭,帮着上厕所。这也是我为数不多的孝顺......
有些事情不想再提起,到了大三的冬天,快放寒假了,夜里11点多接到妈妈爷爷走了。很懵,当时很清楚的记得除了惘然,没有别的情绪。葬礼上我没有哭,也没有很伤感,更多的还是惘然,我还是没有接受爷爷已经去世的事实。其实爷爷去世前几天我是回家了的,回家了三天,当时事情太乱,心绪不宁,我没有去看望爷爷,爷爷毫无征兆的走了,我深引以为憾,也无法无法原谅我自己。
爷爷去世半年后, 次梦到了他,梦里应该是在高中的时候了,他坐在马扎上跟我讲五爪大鳖立着转起来砍人的故事。闭眼时我明明笑了的,不知道为什么却发现睁开眼湿了一半枕巾。那时我才意识到,我的爷爷,以后只能在梦里见到他了,那时我才意识到,我是伤感的,也是那时,我才意识到,我的遗憾和后悔。
爷爷的晚年应该是孤独的,但也应该是充实的,他的一生平平淡淡,与世无争,为人和气,心地善良。爸爸很孝顺他,妈妈嘴上说着不管他不管他,但爷爷吃的饭是妈妈做的,衣服是妈妈洗的,过冬穿的厚厚的棉袄是妈妈缝的。当时还想着能让爷爷抱上重孙子,让爷爷给重孙子起名字,如今只剩苦涩一笑罢了......
关于爷爷陪伴我的这二十多年岁月,有太多的情感和深深的缅怀无法倾注笔尖。如今的我已经快25岁了,背井离乡两年多,故乡远隔千里,前方迷茫,思来想去,为以后不留遗憾,只剩“当归”二字。
安不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