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导语:年,在舟山,一位老渔夫在岱山附近礁石上捕捉到一条长约1.6米,重约48公斤的毛发鱼。鱼儿很沉。那时候,四五个人在一起使劲地把鱼拖上船。渔民说他已有20多年没有见到毛鲿鱼了,可以再抓一条,就像中了彩票一样。这条鱼上岸后,以万元成交。这种毛鲿鱼应该是近几年唯一被确认的毛鱼目击事件。那么,毛鲿鱼是怎样的动物呢?
01什么是毛鲿鱼
1、毛鲿鱼的简介
毛鲿鱼(Megalonibea),又名石首鱼,是石首鱼科的一个属,仅有一种毛鲿鱼。他与大黄鱼,黄唇鱼,鱼都是近亲,头上长着石耳,腹部长着他们的“罪孽”-鱼饵。在舟山有个俗名叫大鱼,简单粗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大。渔民捕获的毛鱼基本是10公斤,最小的就有40公斤。
2、毛鲿鱼的自画像
因为知道的人不多,生存的照片也不多,一般人常误以为是大头鱼,虽然是近亲,但差别还是有的。不同于黄唇鱼,毛鱼的皮肤呈金黄色,呈灰褐色,并呈棕色,呈银色。头部有钝尖,将鳃盖分开,可以发现其鳃孔特别大。最明显的就是它的尾鳍是双凹的,与黄唇鱼、大黄鱼、楔形大黄鱼有着明显的区别。
3、毛鲿鱼的生活习性
毛鲿鱼是一种典型的海水鱼类。每到五月中旬,性成熟的亲鱼就会从东海以外的地方迁移到浙东附近的礁石区产卵繁殖,然后在七月下旬返回国外。数百万年来,它们在基因上深深地渗透着浙东近海的礁石,每年都要来回传递。
4、毛鲿鱼的生长特性
根据渔夫捕获的鱼群大小,毛鲿鱼的性状成熟期较长。重达40多斤的幼鱼重返海上繁衍,幼鱼需要至少10年的远洋生活,严格繁衍,已为幼鱼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毛鲿鱼最喜欢在礁石区寻找合适的产卵地点,当繁殖季节来临时,渔夫们会在那个熟悉的礁石区,趁潮水还没上来就下网。珊瑚礁中富饶的鱼虾,为其繁衍提供了能量和养分,明明是繁衍后代的地方,却成为它们生命中最危险的地方。
02毛鲿鱼被捕杀
1、为获取财富,毛鲿鱼被大量杀害
70年代前,中国的渔业还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近海渔业资源还比较丰富,尤其是浙东沿海。那时捕获毛鱼是浙东沿海渔民的一项副业。
当时每年的五月至七月,人们开始出海捕杀毛鲿鱼,因为这段时间是毛鲿鱼的繁殖季节,可以进行捕鱼,一旦过了这个季节,毛鲿鱼就会返回海洋深处,再难捕捉到。捕杀者通过毛鲿鱼肚里有鱼胶来获得大量财富。
2、捕杀造成毛鲿鱼消失
如今东海毛鲿鱼的野生资源早已枯竭,一切印象都尘封在老渔夫的记忆里。年青渔夫更是没有见过面,市场上虽然时常传出捕毛鲿鱼的消息,但基本上都是大鱼在凑热闹。虽然毛鲿鱼名远不及黄唇鱼名,但也因为有千金鱼在腹中的价值,而招致了这一灭族之祸。
3、人类对毛鲿鱼的捕杀
钓鱼的船不大,三四吨的载重,四个人加上几十张渔网就能操作。重点是要在网上找到石陈。
被称为“石陈”的是延伸至水面下的岩石(小岛)礁石。而面对潮水那一面的石陈,水流湍急,无法躲藏鱼虾,背潮水面的石陈水流相对缓慢,鱼虾较多,自然也成为毛鱼觅食产卵的理想场所。发现石陈网是渔夫经历的一次巨大考验,尤其是后期毛鲿鱼越来越少。
除守株待兔等外,渔夫当然也可以根据毛鱼的形状自行决定其所选区域是否有毛鲿鱼。石鱼作为珍贵的诱饵,除了常规鱼类的功能外,更是一个调情的利器。
石鱼能通过诱饵发出与蜘蛛类植物相似的声音。渔民们无需借助高科技设备,可以躺在船舱里,听着鱼的叫声,有时低沉,有时明亮,也许是他们在呼唤伴侣,也许是伴侣间的欢快、热烈的调情,而在渔夫的耳边,正是下网的信号。
毛鲿鱼触网后会剧烈挣扎,鱼网和鱼网早就缠绕在一起,将鱼拖近渔船后,用铁钩将鱼鳃钩住,连鱼带网拖上船。年,宁波大榭的一艘渔船,在一次海潮中捕获36条重达多斤的毛鲿鱼。
03毛鲿鱼与人类
1、曾经的毛鲿鱼是渔民们重要的经济来源
对于沿海地区的渔民来说,毛鲿鱼不仅能带来不菲的额外收入,还能养活一代人。曾经在江浙地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毛鱼,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大补品,据说,如果家里有发育不全、不长大成人的孩子,只要分次食用,一年之内,体形就一定会大增。毛鲿鱼肉既营养丰富,又美味。
2、渔民对毛鲿鱼的处理
一般的毛鲿鱼油脂处理方法,取之,风干或晒干,然后放入米缸,可长期保存,不会腐烂,且越陈越贵,或越陈越滋润,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在民间已被奉为瑰宝。食法也很简单,用锤子将鱼胶敲扁,用刀切成小片,煮粥吃就可以了,吃过的,据说是香腻的,如果放在现在,一口都不剩,一般人怎么也下不去嘴吧。
民间有天然保存的彩色鱼胶。在奉化,一个老渔夫姓林,家里有一块毛鲿鱼鱼胶。渔网的主人是个70多岁的老渔夫。其鱼胶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捕获的重达90多公斤的毛鲿鱼的鱼胶。渔夫把鱼胶脱掉晒干后,一直存放在水缸里。
老胶大约有50厘米长,15厘米宽,克重。后来有人陆续上门花很多钱买东西,老渔夫拒绝了。对这种宝贝,老一辈人的感受是我们现代人无法理解和体会的。
假若不是因为这条鱼的价值千金,那它就像它的近亲黄唇鱼,不见得那么早就被捕杀到野生资源枯竭,很快我们就来不及进行人工繁殖研究了。吃鱼饵的传统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再加上石首鱼不像带鱼那样繁殖力强,迟早会被捕获,即使是以肉食为主的大黄鱼,这种石首鱼也不能幸免。
在大洋的另一边,墨西哥有一种独特的石鱼,名叫“加利福尼亚石鱼”,这种石鱼是由当地华裔发展而来,在加利福尼亚湾进口,在70年代也几乎耗尽,还顺带把加利福尼亚湾特有的小头鼠海豚牵连进来,濒临灭绝。
结语:毛鲿鱼本是自然界中一种非常普通的生物,却因为那点在人类看来价值连城的鱼胶,给毛鲿鱼带来了灭顶之灾,毛鲿鱼的绝迹是人类的贪婪造成的,在大量捕杀的背后,是无数利益的驱动。现如今,人类开始逐渐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但保护无法杜绝肆意捕杀,或许只有当没有利益可图时,才能杜绝这种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