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是大众喜爱的家常菜,低脂肪,富含营养,尤其是深海鱼类更是号称“水中黄金”。可谁又能想到,有些长期深受人们喜爱的鱼类竟然毒似砒霜,经常吃它健康受损、慢性中毒还可能危机腹中宝宝!哪些鱼天生有毒绝不能吃?听小编为大家一一道来。水果越洗越毒你肯定也这么干过
1、被污染的鱼。
有毒的鱼包括被酚、重金属或农药污染的鱼,体内含有生物毒素的鱼等。带有浓重 味的鱼虾是酚污染的结果。
总吃体型大的海鱼如鲨鱼、金枪鱼、旗鱼、鲭鱼和方头鱼容易发生汞中毒。特别要强调,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准备怀孕的妇女,不要食用这些鱼。
2、畸形的鱼。
其他如畸形的鱼不要吃,鱼胆不要吃,死的甲鱼、鳝鱼不能吃。
3、带寄生虫的鱼。
鱼肉中还可能存在华枝睾吸虫等,除了加工时要彻底洗干净外,烹调时要注意煮熟煮透。
4、咸鱼、熏鱼、鱼干。
因含亚硝胺类致癌物质,不应该过多食用,煎炸特别是烧焦的鱼中含强致癌物质杂环胺,少吃为佳。
大家都清楚了吗?这四种鱼千万不要碰。话说现在正是春江水暖吃鱼好时节,当你举筷时,一些不当的吃法也会让你的生命受到威胁,赶紧看看》》》吃鱼禁忌知多少吃鱼禁忌知多少
1、空腹吃鱼——导致“痛风”
在减肥(减肥食品)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2、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
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3、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
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 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4、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 。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说了这么多,还是来瞧一瞧四月里来什么鱼儿最肥最养生吧,开始吃鱼喽》》》水暖鱼肥吃鱼好时节春夏之交不吃这鱼后悔死水暖鱼肥吃鱼好时节春夏之交不吃这鱼后悔死
四月暖春,水暖鱼肥,正是吃鱼好时节。此时不但是鱼类产量 的时候,也是营养最丰富的时候,口感也最为鲜嫩可口。每种鱼都有它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功效,这个时候最适合吃哪种鱼?菜谱网来告诉你。
鳜鱼——健脾养血
鳜鱼数百年来独占“春令时鲜”的榜首,这是因为鳜鱼肉质细嫩丰满,无胆少刺,为春季淡水鱼之上品。《本草纲目》记载其肉“可补虚劳,健脾胃,益气力”,适宜体质衰弱,饮食不香的人食用。
现代营养学表明,鳜鱼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钾、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适合儿童、老人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鳜鱼肉的热量不高,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想美容又怕胖的女士也是 选择。
食用方法:鳜鱼的食用方法很多,既可蒸、煮、烩、烧、烤、炸,也可以做成各种造型和花色的菜看,如“乌龙鳜鱼”,“叉烧鳜鱼”,“醋溜鳜鱼”等,都是宴席上的名菜。
鲈鱼——补肝益肾
北宋药学著作《嘉佑本草》中记载鲈鱼能“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足见鲈鱼的补益作用有多广泛。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说,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尤其适宜女性妊娠水肿或胎动不安的情况,食用鲈鱼有助安胎。
食用方法:鲈鱼做法较多,随个人口味,清蒸、红烧或炖汤都是很好的吃法。不过,鲈鱼属于发性食物,因此有皮肤病的人群忌食。一般食用鲈鱼肉每天 别超过克。
草鱼——暖胃明目
春末夏初的草鱼是淡水鱼中最物美价廉的鱼类之一。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好食物。草鱼还含有丰富的硒元素,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开胃、滋补。
食用方法:清代《医林纂要》中记载草鱼能“其头蒸食尤良。”你不妨也试试蒸食草鱼头的做法。
鮰鱼——美容抗衰老
三四月份,鮰鱼体硕膘肥,晒干后即为名贵河鲜,旧时酒家的“蟹粉鮰肚”是一道名菜。鮰鱼鱼皮有弹性且多胶质,宜红烧,食之,鱼肉肥腴滑润,软糯、鲜而粘嘴,有胶质感。“白汁鮰鱼”鱼嫩汁鲜,亦是老上海名菜之一。
鮰鱼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滋补营养佳品。富含生物小分子胶原蛋白质,是人体补充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以水溶液的形式贮存于人体组织中,易于吸收,对改善组织营养状态和加速新陈代谢,抗衰老和美容有疗效。
食用方法:鮰鱼要除腥,它背上两边有两条白筋,特别腥气,要把白筋抽掉,还有,烧鮰鱼 加点胡椒粉,乃解腥之妙法。
鲥鱼——防治心血管疾病
一踏入春天,鲥鱼的肥美季节也就快要到了,一众老饕们等待了一年,终于盼到品尝美味鲥鱼的时刻了。长江流域的江鲜最出名的有三种,食家称之为“三宝”,分别是鲥鱼、河豚和刀鱼,而 名气的便是鲥鱼,更有“鱼中 ”的美誉。
鲥鱼味鲜肉细,营养价值极高,其含蛋白质、脂肪、核黄素、尼克酸及钙、磷、铁均十分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鲥鱼鳞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能治疗疮、下疳、水火烫伤等症。
食用方法:吃鲥鱼不去鱼鳞,因为鲥鱼鳞富含脂肪,食鱼肉时可以增加口感的鲜滑脂润度。
带鱼——养肝补血
在鱼类的选择上,海鱼里首推带鱼。春天的带鱼营养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镁,能保护心脏,且带鱼的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鱼类,具有降低胆固醇、增强皮肤表面细胞活力的作用。常吃带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健美的功效。
食用方法:带鱼本身腥气较重,所以烹调的时候宜用红烧、糖醋的方式。
文章来源于:健康论坛,传播健康,传播正能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