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是餐桌上常见的,不同的鱼有着不同的营养价值,自然适合的人也是不同的,那么鱼都有哪几种,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鱼呢?接下来就去了解下吧。
解析12种常见鱼的营养价值看看哪种适合你
从营养学的角度讲,“水里的比路地的好”。鱼生长在水里,有很多人只知道鱼的营养价值高,而不知道各种鱼有不同的营养功效。下面就让我们来揭秘12种鱼的营养保健功效吧。
1.胖头鱼。胖头鱼也叫鳙鱼,其味甘,性温,有暖胃、补虚、化痰、平喘的功效,适用于有脾胃虚寒、痰多、咳嗽症状者。体质虚弱的人 多吃胖头鱼的鱼头,它的温补效果很好,还能起到治疗耳鸣、头晕目眩的作用。痰多、眩晕的人可以用胖头鱼和核桃仁一起煮食。
2.鲫鱼。鲫鱼味甘,性温,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效,可以治疗浮肿、腹水、产妇乳少、胃下垂、脱肛等病症。腹水患者用鲜鲫鱼与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疗效。用鲜活鲫鱼与猪蹄同煨,连汤食用,可治产妇少乳。鲫鱼油有利于,心血管健康,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
3.带鱼。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效,可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带鱼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皮肤干燥者尤为适用;还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食疗。常吃带鱼可以滋润肌肤,保持皮肤的弹性。
4.墨鱼。墨鱼有滋肝肾、补气血、清胃去热等功效,是妇女的保健食品,可养血、明目、通经、安胎、利产、催乳等。
5.鲤鱼。鲤鱼味甘,性平,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效,适用于水肿、咳嗽、气喘、胎动不安、小儿惊风、癫痫等病症。此外,由于鲤鱼的视网膜上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因此,吃鲤鱼的眼睛明目的效果特别好。用鲤鱼与冬瓜、葱白煮汤服食,治肾炎水肿。大鲤鱼留鳞去肠杂煨熟分服之,治黄疸。用活鲤鱼、猪蹄煲汤服食,治产妇少乳。用鲤鱼与川贝末少许煮汤服用,治咳嗽、气喘。咳嗽、气喘时,用鲤鱼头一个,与姜、醋、蒜泥同煮,吃后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患有癫痫的人,可以用鲤鱼脑或脂肪煮粥食用。
6.鲢鱼。鲢鱼味甘,性温,有温中益气、暖胃、滋润肌肤等功效,是温中补气的养生食品,能起到祛除脾胃寒气、利水、止咳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水肿、咳嗽、气喘等病的治疗。吃鲢鱼能缓解胃痛。尤其适用于由胃寒疼痛或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水肿病人可用鲢鱼1条加红小豆30克煮食。
7.草鱼。草鱼昧甘,性温,有暖胃、平肝祛风等功效,是温中补虚的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胃痛、头痛等病症。常吃草鱼头还可以增智、益脑。胃痛的人可用草鱼1条加豆蔻、砂仁各3克同煮:头痛的人用草鱼加葱或香菜同煮食用,能起到治疗作用。
8.黄鳝。黄鳝入肝脾肾三经,有补虚损、祛风湿、强筋骨等功效,对血糖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气血两虚者可用黄鳝肉丝、黄芪(纱布包)加水煮熟调味服食。小儿疳积、形瘦食少者可用黄鳝1条,切段加鸡内金少许煮熟食用。内痔出血、子宫脱垂可用黄鳝煮食,久服有效。
9.黑鱼。黑鱼有补脾利水,祛瘀生新、清热祛风、补肝肾等功能。黑鱼与生姜、红枣煮食对治疗肺结核有辅助作用。黑鱼与红糖炖服可治肾炎。产妇食清蒸黑鱼可催乳补血。
10.鳟鱼。鳟鱼为鲑鱼的一种,它味甘,性温,有暖胃作用,适用于冻疮、寒凝痛经、胃痛等症状。胃寒、疼痛的人可以用鳟鱼加葱、花椒煮食;若产后少乳,可用鳟鱼加火腿炖服。此外,外出旅游的人 吃点鳟鱼。因为旅途中人们常吃生冷食物,饮食也不规律,肠胃功效会随之减弱,容易受寒,吃鳟鱼可以暧胃、健脾。
11.青鱼。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效,其所含的锌硒等微量元素可抗癌。
12.泥鳅。泥鳅有补中益气、祛除湿邪、解渴醒酒、祛毒除痔、消肿护肝之功效。将泥鳅与大蒜猛火煮熟食用,可治营养不良之水肿。将泥鳅用油煎至焦黄加水煮汤服食,可治小儿盗汗。泥鳅炖豆腐,可治湿热黄疸。泥鳅与虾黄同煮服食,可治阳痿不举。
四种吃鱼方式缩短寿命
鱼类食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尤其适宜老人、幼儿和病人食用。但是,不正确的吃鱼方式,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甚至惹上致命的疾病。下面介绍四种常见的错误吃法,避免走进食鱼的误区。
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实际上,不管是人工饲养的鱼类还是野生的鱼类,体内都或多或少的含有一定的毒素。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健康小贴士:
刚杀死的鱼 用清水洗净后泡1-2个小时,让鱼体内的毒素挥发掉,降低有毒物质对身体的 。如果是刚买回来的活鱼,则用清水养上一两天后再杀,有助于散去本身的毒素。
生吃鱼片易得“肝吸虫病”
生鱼片虽然鲜嫩味美,但是生鱼易感染肝吸虫病,严重者会导致肝癌。不少人以为生鱼片用酱料和醋拌过,就能杀死其中的肝吸虫,可以放心食用,但事实上一般的调味品,如酱油、醋、芥末、酒精等都很难杀死肝吸虫,就算把鱼片投入90℃热水中,煮的时间不足也不能将之杀死。
健康小贴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陈飞松指出,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因此,专家建议,爱吃生冷食物者如果出现疲乏、上腹不适等症状,医院做相关检查。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健康小贴士:
鱼胆中毒是食鱼胆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青鱼、草鱼、白鲢、鲈、鲤鱼胆中含有的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因为鱼胆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毒的物质,生吃鱼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中毒,引起肝、肾功能的严重损害,重者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建议个人千万不要擅自吃鱼胆,有食用要求的患者应在中医指导下合理摄入。
空腹吃鱼可能导致“痛风”
在减肥人群中,有很多一部分人都只吃菜不吃饭,一些减肥者在平常锻炼完之后喜欢空腹吃食物,尤其是空腹吃鱼,这样很可能会导致痛风。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健康小贴士:
建议个人在吃鱼肉前可先吃一些含碳水化合物的低脂食品,用餐中间也可食用一些含淀粉的菜肴,如蒸甘薯、甜玉米、马铃薯等,以此平衡体内酸碱度,减轻嘌呤的危害,起到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
全国水产冻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