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随便缫缫

今天冬至。

古代称冬至为“亚岁”,意思是,仅次于过年的一个重要节日。

我记得很多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北方就更不要说了。

我们这个村没有,但有的村就有。

习俗这东西简直了,可以细到村与村不一样。

一大早我在听《春分》,冬至这一天听《春分》,一定是在向“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致敬。还单曲循环了。

“来呀来看这春天,它只有一次呀,而秋天是假的,收割多遥远呐,你不要不要脱下冬的衣裳,你可知,春天如此短暂它一去就不再来,呀耶........”

高晓松的词,为什么秋天是假的?

不要脱下冬的衣裳,嗯,可不,一直要到末春,我才会脱掉棉衣。

不,春天还会来的,一年一年地来,冬天也是。

看了下时间,除夕倒计时51天。

时间过得太快,这句话已经说烂了,似乎没有过多重复的必要,连小孩都觉得快。

说真的,虽然时常感叹,但我才不在乎时间的快慢,以及年龄的增长,有时候提年龄,并不是因为真的产生年龄焦虑,只是大家都在感叹,我好像也应该要感叹一下。

我才不在乎生理年龄是40、50还是60,我的心理年龄永远18。

冬至没吃饺子,但冰箱里冻着一百来只,一半青菜一半芹菜。

打过霜的青菜真是好吃,大概只有农村人才会明白。我妈今年栽了好多大青菜,她说太多了,我之前还生怕她今年栽少了,不够我薅的。从大青菜可以吃到现在,我起码吃掉了二十棵。

清炒。每次大号的一棵,小号的就两棵,就我一个人吃,胖孩子是不吃的。

一点点油,一点点盐,一点点生抽,就够了。每次吃到舔盘子,连汤都要泡饭泡掉。

焯了水,用它包包子,用它包饺子,用它包糯米圆子。

上次焯水,时间没控制好,稍微有点过了,水挤得不够干,用来包包子,太湿了。想着加点什么进去中和一下,想到了冰箱的油豆腐。拿出来切切碎,拌进去,就是那么刚刚好。

刚琢磨包包子的手法,跃跃欲试,从前也包过,奇形怪状,面团和得太硬,成品可以发在“失败厨艺大赏”里。

看图片就知道,失败。

更搞笑的还在后头。

用的一发,就是一次发酵。面团加酵母后不等它发酵,略醒一醒就开做,做完后放在热水上面进行发酵,发酵好了开火蒸,比较省时间,蒸出来的包子很软和,关火后闷五分钟,慢慢掀盖,丝毫不会回缩,放几天蒸一下也还是软和。

我忘了垫蒸油纸。所以。

对,当我从蒸屉上夹包子的时候,发现它牢牢地扒着,反过来一看,呵呵。

面团发酵只会向上吗,NO,它四面八方,只要给它空间。

扯下来的时候,馅儿都要从底部露出来了。

这个方法做珍珠丸子应该还蛮好的。

(青菜油豆腐馅儿是真的很好吃呀!)

不甘心,我这只越挫越勇热爱厨艺的白羊,怎么可能让包子给难住了呢?

大宝家的包子可太难买了,我有一年没吃包子。我可以自己做不是。

肉又涨价了,我才买了羊肠衣准备灌烤肠呀。

让肉价再飞一会儿。

第二次的肉包子。

油纸没忘,包子的形状也好看了一些。

水蒸汽上一发后,因为湿度太大,都趴下去了。

这是拉了皮的包子,这是打了玻尿酸的包子,褶子消失得很彻底。

颜值不够,味道来凑。

居然忘了拍包子馅儿,内部的皮子被肉汤汁浸透了,我胖说,皮子 吃呢。

想起我小时候,吃包子,馅儿偷偷扔掉,只吃皮子。如果那时候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吃肉,有一天肉价成倍地涨,我还会把馅儿扔掉吗?

今天早上吃的肉包,嗯~~~真~好吃!

自从前两天做了一次香煎带鱼后,我想我以后会尽量少地红烧它,冻过的海鱼实在容易碎。

煎的带鱼,不碎,够完整,肉也比红烧的更坚实些。只要你腌料做得好,腌得够味。

腌料真的也很简单,生姜,料酒,花椒粒,盐,生抽,蚝油。腌三四个小时足够了,我早上腌,中午煎的,味道已经入得很好。

裹面粉,平底锅煎,不要频繁翻动,就很OK了。

来个失败厨艺压轴吧。

厚厚的可可粉,忘了时间,烤得都要焦了,而且略微有点硬。

里面裹了肉松,味道不像它的外表那么糟糕。

哼,我会掰回一局的。

冬至快乐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iyua.com/dytz/6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