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海传说白刀鱼与陈靖姑传说

白刀鱼

  白刀鱼细腻、鲜嫩,但关于白刀鱼的传说却极有嚼头。这个传说与烟台山有关,与万寿桥有关,与陈靖姑有关。

  陈靖姑,生于唐天祐元年(年)正月十五日,生在烟台山下,父亲陈昌是个富商,颇有家产,堂兄陈守元系 的道士。陈靖姑13岁那年前往位于中洲岛的闾山大法院学道。陈靖姑在闾山大法院学道三年,学会了闾山正法。不久,嫁与古田人刘杞为妻,在福州府辖地施法“降妖”,普度众生。

  后唐天成二年(年)福州大旱,万亩禾苗枯死,民众跪求陈靖姑施法祈雨。陈靖姑有孕在身,家人苦劝,说:“身怀六甲去祈雨,甘霖若下,天将索你命去。”但是,陈靖姑不顾个人安危,脱胎于家中,手执宝剑和号角,来到烟台山下龙潭角,立于草席上祈雨,由于妖怪长坑鬼从中作怪,顿时风浪骤起,危急之际,其师父派来四个仙女,化作四只母鸭,衔住草席,顺水漂浮至鸭姆洲,台江鸭姆洲地名由此得来。但陈靖姑因早产,身体虚弱,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陈靖姑像

  闽王闻报,特加封陈靖姑为“昭惠崇福临水夫人”,古田民众在县城东30里白蛇洞立庙祀之。陈靖姑由此成为福建民间信仰的神道。凡祈雨、驱疫、斩妖、救产、求嗣,人们都祈求临水夫人。南宋淳祐年间(年—年),南宋皇帝加封陈靖姑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额“顺懿”。古田县的庙改称“顺懿庙”,陈靖姑母亲葛氏亦受封。

  清朝道光皇帝后来又敕封临水夫人为“顺天圣母”,民间尊称陈靖姑为“陈太后”。

  元大德四年(年),泉州王姓小伙到福州南台万寿寺为僧,法名“法助”。他见闽江浮桥常被洪水冲断,屡修屡坏,行旅不便,便倡议建造石桥。法助四处募集资金,并派弟子吴道可上京奏明皇帝,得到元成宗铁木耳可汗的嘉许,奉旨修桥,大德七年(年)动工。传说烟台山下,有一条修炼了几百年的白刀鱼精,脾气极大。龙潭角是一个穴地,闽江进入福州,都要在龙潭角打一个转,传说就是因为要向白刀鱼精请安,然后奔流入海。因为白刀精受天地之精气,法力无边,独霸一方。若路过此处不向白刀鱼精请安,白刀鱼精来了气,就会施法破坏。当法助在龙潭角旁建万寿桥时,破了白刀鱼精风水。

  白刀鱼精大怒,力阻建桥。白天,法助领人把巨石沉入江底,垒作桥墩基础;夜里,白刀鱼精不断冲石拆桥墩,令法助白天劳作成果付诸东流。法助无奈,又见闽江两岸百姓摆渡往来实在不便,就将此事报告给观音,求观音相助。

万寿桥现解放大桥

  观音掐指一算,便知白刀鱼精来历,原来这江中凶怪,前身本是当年陈靖姑头上的一支白银簪,一次施法祈雨时不慎掉入江中,化成了白刀鱼,多年修炼成了精。观音找来陈靖姑,将劝说白刀鱼精改邪归正的重任交给了她。

  陈靖姑一贯仗义行善,且长住闽江边,深知乡亲无桥之苦,自然出手相救。

  那天,法助与白刀鱼精大战正酣:多日劳累的法助,用尽力气指挥众人在江上垒起主桥墩。夜里,白刀鱼精没办法把桥墩冲走,毫不死心,奋力以身撞击,翌日天亮时还在使劲地撞击桥墩,被法助发现。法助把随身带的“木鱼”抛进江里与白刀鱼精厮杀,白刀鱼精拼尽全力往桥墩撞去,桥墩一下子歪了。眼看前功尽弃,法助伤心欲绝,众人皆垂头丧气,认定闽江难建石桥,正准备散去,忽见祥云飘来,陈靖姑立于云端之上,大声对正挟水携浪撞击桥墩的白刀鱼精厉声喝道:“休逞凶狂!”白刀鱼精见来者是主人,且主人已发怒,只好收了野性想转身离去。陈靖姑说:“慢走,先向法师道歉,否则顷刻命亡。”白刀鱼精见陈靖姑满面怒容,毫不客气,只好遵命,规规矩矩地向法助道歉,并保证不再阻拦建石桥了。

  白刀鱼精从此收了野性,安心在家里相夫教子,子孙绵延不绝,这也使得闽江里多了一种美味——白刀鱼。白刀鱼,生于江中,却有海味,且极鲜美,特别适合清蒸。

(原载于年12月9日《福州晚报海外版》第A7版·刘琳)

赞赏

长按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复方倍他米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iyua.com/dyzq/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