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我们迎来了辛丑牛年,在这个寒假中卓工班也组织了班级活动,同学们用自己家乡的传统,记录着春节的习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双击图片可以放大观看哦)
河南商丘(吴文凯)
今年是一个更加有意义的新年。饺子就像漆黑的夜空中一轮明月,照着那思念故乡的人,温暖着家,咬一口是团圆和幸福的味道。一张大饼,一个圆,一家人,团团圆圆。年画是一种艺术的美德,除夕之夜,贴于门墙,寓意喜庆吉祥!我们伟大的毛爷爷曾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新年特色在于传统,但更在于进一步的实际参与。自己主动去买年货,贴年画,煮饺子,看春晚,拜大年,今年我又长大了一岁,看到家人脸上的微笑,是满满幸福!
河南商丘(刘柯彤)
这里就是商丘古城的年味,古城的街道上充满了过年的气氛!
大家可能对应天书院都很熟悉吧,但可能没想到应天书院就在商丘吧,范仲淹就曾担任过这里的老师同时也是过年必来打卡
的地方。
在古城中有很多的庭院图中的陈家大院就是其中一所,是属于在旧址上翻新的建筑。
这就是买的小灯笼,爸爸说他们小时候都是这种灯笼,很复古的小物件。
这种琉璃蹦蹦玩具也是父辈们的记忆。
但是现在多了很多颜色。
河南长垣(宋紫川)
每年的春节前夕,我们家都会支起一口“地锅”,炖些鸡鸭猪羊。炖羊肉时,趁着热乎的羊汤,下些细面条,再撒些蒜黄、香菜,简单地调味后,是春节中 次对味觉的冲击,因为此时我们还没吃到特别多的肉类,每一口羊肉汤、每一口面条,都是享受;地锅炖“肉方”时,会稍带炖些大骨头,啃骨头也是春节时的一大乐事,骨头炖熟之后,直接下手拿起就啃,也不管手和脸是什么样了,啃完再说!
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年没看过春晚了,今年吃完年夜饭也没地方去,就一家人在一块看了次春晚,现在的春晚,众所周知,看的时候大家也不会很认真的去看春晚上的节目,大家伙坐在一块畅谈美好未来,是我们今年除夕夜守岁的内容,也许明年我们家的老院就会翻修了!
聊着聊着就想到了包饺子,马上就去把饺子馅端起、皮擀起,我们围在一块包包饺子,再聊聊天。虽未能在一起守岁,但今年的除夕夜过的也很充实。
大年初一,早起拜年了。想起以前,都是晚上不睡,大早上和小伙伴们一块按家按户地要糖、要炮,那时天还没亮,也就是五六点,到了七点天刚亮就回家吃早饭、开始收压岁钱了。
去年我们经历了那么一个不平凡的春节,在党的领导下,面对疫情我们交上了一份 的答卷,所以今年我们得以有机会再聚到一起过年。整个大家族的人们聚在一起,相互拜年,说说去年过得怎么样,那家孩子要相亲了、那家孩子去年怎么样种种。
河南三门峡(李芮)
扭秧歌是大多数北方汉族流行的一种传统舞蹈,在我们家乡通常在正月十五左右举行,其中包括舞龙舞狮,踩高跷,耍火龙,跑竹马,撑旱船等多种形式。在新春佳节之际,村庄的中心广场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身穿特制五彩服饰,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上街头,到各户各家进行拜年并送去祝福。欢快,热烈的场面为节日增添了许多喜庆和乐趣,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向往,正所谓“走街串巷唱民风,佳节秧歌颂太平"。
河南南阳(吴丝怡)
镇平侯记烧鸡也称镇平烧鸡,是一道南阳市的传统名菜,属于豫菜系。由侯稀山始创,其原籍山东临沂,年从德州名师学做烧鸡。年日本侵华,他携妻儿迁居镇平,继续做、卖烧鸡,并曾由镇平 中医汤明甫为其配置中药配方。此菜色泽鲜艳,断筋离骨,皮香肉烂,肥而不腻,外香里嫩,肉质鲜美,每一丝鸡肉里都蕴含着浓香,香飘十里。而且经过焖煮的烧鸡断筋离骨,营养丰富,特别适合牙口不太好的老年人使用,更是老少皆宜的滋补佳品。
山东日照(刘硕)
过年指的是大年初一。其实,在日照地区进入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之后,年味渐浓。尤其是腊月二十之后,家家户户都进行新年的准备工作,俗称“忙年”。因为旧时筹备春节物品都是手工操作,工具少,如不提前动手,到了年根就忙不过来了。所谓忙年,就是打扫卫生、烙煎饼、蒸饽饽(大馒头)、蒸发团、赶年集购买衣物、鞭炮、年画、食品、新碗筷等等,准备吃、穿、用的一切。
自古以来,年夜饭也就成了人们对丰收的庆贺方式。中国人自然把年夜饭看得很神圣,要抽出时间精心准备年夜饭菜,祝福往后的日子越过越甜美。在日照地区,家家户户年夜饭的菜肴中一般少不了豆腐、鱼、鸡这几样东西。“豆腐”的谐音“都福”,即都有福之意;“鱼”和“余”谐音,取“年年有余”或象征“吉庆有余”之意;“鸡”与“吉”谐音,则取“大吉”“吉祥”“吉利”之意。这晚,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山东德州(姜梦辰)
春节拜年让整个家族的人能够聚集在一起联络感情,使漂泊在外、忙于工作的年轻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当跪拜在同一幅家堂下,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家族的归属感:不管我们隔得有多远,有什么矛盾,我们都是一家人。由于疫情原因,我们已经有两年没有在春节拜年了,今年更是有许多人响应就地过年没有回家。但我们相信,不管亲人们离得有多远,家族的感情不会淡,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山西汾阳(冯佳敏)
每年的腊月二十以后,家里就开始忙活起来了。会蒸各种花样的馒头,有莲花馍和节节高馍还有其它我叫不上名的馒头。在过年之前这些馒头是不可以吃的,因为它们需要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的时候祭祀用,祭祀完以后才可以吃。除了馒头外,家里还会做很多小碗肉,在我们这里叫做肉盅盅,肉盅盅的类型有红烧肉,酱梅肉,酥肉,元宝肉。为什么叫肉盅盅呢?在我们汾阳方言中,盅盅是碗的意思,所谓肉盅盅就是把肉做好后用一个个小碗装起来,等需要吃的时候,再用另一个稍大点的碗倒扣在上面,当肉热好后,将肉盅盅倒放在桌子上,把小碗取下后,就可以开吃啦。肉盅盅是我们这里亲戚来访时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除了馒头和肉盅盅外,家里还会做一些炸带鱼、土豆块等放在大盆里,吃的时候就拿出来一些,加热后就可以直接吃啦。
黑龙江大庆(杨婷棋)
漫天飘雪是黑龙江冬天的一大特色,雪花覆盖大地也是冬天最美的景色,在雪地上打雪仗、堆雪人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说到春节离不了的就是美食,那么丰收炖就是家家户户必备年夜饭之一,它寓意着未来一年的好收成和好运气。
看完了大家的作品,你是否也想分享一下自己家乡的习俗趣事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展开讨论哦。
下面让我们为自己心仪的三个作品投出自己宝贵的选票吧!
(点击阅读原文转至投票页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